中国动画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即将踏上印度影坛,全球票房已飙升至156.87亿元,离影史第二的《泰坦尼克号》仅差7.3亿元,这一切都让人充满期待。
业内普遍认为,向印度市场的拓展是冲击全球票房纪录的关键一步。这部影片是否能在这个新兴市场实现更大的突破,成了电影界的关注焦点。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,印度的电影产业规模一直处于领先地位。最新数据显示,2023年,印度的观影人数超过20亿,单银幕的产出效率也在不断提高。
令人欣慰的是,印度观众对奇幻题材的接受度极高,比如《巴霍巴利王》系列便曾创造了本土票房的奇迹,而中国电影《战狼2》在2021年于印度上映时,也获得了超3.5亿卢比的票房成绩,强烈展示出市场潜力。
有趣的是,印度的电影审查制度对动画片相对宽松,这无疑为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提供了更大的创作自由度。此次进军印度市场并非偶然,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发行策略。发行方创艺电影与印度华纳兄弟联合组建的发行团队,前者在中国成功推出了《流浪地球》系列,后者掌握着印度65%的IMAX银幕资源。
双方计划在印度的30个主要城市展开推广活动,重点关注18-35岁的年轻观众,结合社交媒体短视频和线下神话主题展览,形成综合推广方式。在排片方面,发行方争取到了暑期的黄金档期,以实现差异化竞争。
展开剩余72%
根据全球票房数据分析,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已在中国市场取得139.2亿元,在北美累计票房达到2.3亿美元,而欧洲几个主要市场则贡献了1.8亿欧元的票房。要想超越《泰坦尼克号》,印度市场至少需达到票房贡献40亿卢比(约合3.5亿元人民币)。
为了实现这一壮举,片方与中东、东南亚多家院线签订了票房对赌协议,承诺如果印度市场表现出色,将启动哪吒IP主题乐园计划。这样的衍生开发模式在迪士尼和漫威系列中早有先例。
在印度,大城市如孟买、新德里等地的观众相对偏爱好莱坞式的叙事,而二三线城市的观众则对本土化改编表现出更多的热情。因此,印度版的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特别制作了包括泰卢固语、泰米尔语等五种方言版本,同时邀请本土配音演员重新演绎关键对白。
市场调研显示,该片的“逆天改命”核心主题与印度传统文化中的轮回观念形成了微妙的呼应,这种文化共鸣可能会成为票房增长的重要动力。全球动画电影市场正在快速变革,北美动画产业面临创意瓶颈,日本动画受到制作成本的限制,这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机遇。
在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上获得的技术奖项为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的海外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声誉,而《经济时报》则对该影片在结合传统神话和现代价值观的创新方式表示赞赏,这无疑为印度神话IP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这种专业认可将有助于打破文化障碍,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。从产业的角度来看,中国电影的全球化正进入一个新阶段。与以往单向引进好莱坞模式不同,这部影片的海外发行尝试建立起双向文化对话的机制。
在印度的表现不仅关系到该部影片的票房走向,更将测试中国电影工业在全球市场的适应能力。随着全球电影市场逐步回暖,文化消费需求不断释放,这部承载着东方美学的动画作品能否创造新的票房奇迹,仍需市场的检验。
发布于:山东省